中国文物信息网——以新风尚设计人物纪念馆

作者:郝惊雷

转载地址:
中国文物信息网山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钱学森图书馆展陈设计定位于具有时代新风尚的科学家纪念馆。
钱学森图书馆的设计方案体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辉煌人生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方案总体设计呈现出后世博特点、高校特点和科学家的人物特点。开馆至今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并得到中央领导“设计与建造的水平非常高”的高度评价。

回顾设计之初,如何打造一个符合时代特点、符合人物特性的展览,是首先思考的问题。一个展览要求新、求异,与时俱进,必须打破固有的观念模式、方法模式和衡量标准,才能改变大同小异的套路式现状。仅仅靠展项设计这样“点”的创意拼合是不够的,设计方案追求宏观层面上的理念和面貌的突破尤为重要,才能打造出一个有着唯一性身份特征的方案。

钱馆的设计方案,以“科学、严谨、冷静”的科学家特点为宗旨,注重场馆气质的塑造,使其与今天中国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气息相匹配。纯净、现代的空间效果,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审美趋向。展厅通体采用白色,结合明亮的漫射光设计,给人高洁、明快的现代感,这大大区别于以往国内纪念馆展厅暗环境的格调处理。

空间化、序列化大幅照片的用法,更区别于以往纪念馆被动罗列图片和一味复原场景的老式手法,同时非常注意图版和展柜的构成关系,将空间、版面、展柜经过系统性设计,严谨咬合,形成完美的空间构成。富有朝气和现代感的形式设计不仅符合当下文化审美,也符合钱学森作为当代科学家的特点和高洁品质的人格特点。

本案的形成过程是一次将艺术设计与系统性思维相结合的实践。大到建筑的系统工程端口,小到展板中繁多的内容,整体按照一个视觉的大系统来统一规划设计,保证空间整齐划一的纯净感。顶部空调、风口、灯具、烟感等设备经过肌理化的设计,在视觉上消隐掉了。

以往展览设计中由于内容的调整与设计、施工流程之间的矛盾,很难做到将图版、展柜、文字完美契合。本次设计在最初阶段就应用系统的思维来组织工作,将形式设计与内容策划捏合在一起统一考虑,减少以往从建筑空间到装饰设计再到内容排布的多层视觉关系,去除琐碎装饰的多余层次,由图片、文字等内容直接形式化构成空间,展示效果纯粹,内容突出。

在空间的整体布局中,让建筑空间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整个建筑空间呈现“大”“小”反差较大的特点,这也正是空间优势所在,使展览有条件作出“大起伏”“大对比”的节奏调节。序厅与圆厅部分是展示空间中两个较大的空间单元,这里也恰恰是展览中最为重要的展示环节。因此,这两个部分别以“静”和“动”两种不同状态的震撼方式进行设计:序厅是靠数量和尺度的静态方式带来震撼,而圆厅是以超大尺度的动态画面带来震撼。再通过小而精的其他展厅进行舒缓调节,最终达到一个具有较强节奏感的展线设计。

进入展馆大门,一个极具象征性和震撼性的现代主义雕塑——“升腾的智慧”冲入视野,瞬间点燃观众的参观情绪。

 

基于国内人物纪念馆序厅的设计常用雕塑、绘画等叙述性手法,本案大胆尝试了以抽象手法演绎展览主题的方式。人物纪念馆更多是对人“精神”的传承,是对“魂”的颂扬。序厅部分不适合讲述具体内容,而是要做一个有高度概括性的形式语言,那么不如直接采用抽象手法,提取人物内在的灵魂特质,物化成形式语言,会更直接有力地表达主题,观众也会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果说以往纪念馆采用浮雕或壁画的方式是以具体故事情节为依据的“叙事性”手法,是理性的严肃,那么钱学森图书馆序厅抽象化的手法就是“抒情式”的,是感性的活泼。对比传统手法这更有助于对人物内在灵魂的概括和升华。突破人物雕像或利用导弹、卫星等具象符号的浮雕带给观众认识上的局限——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师,因此,某些具体的科技符号并不合适;“智慧”才是对钱学森相对准确的一个概括,而手稿正是智慧和思维最直接的物质表达,是无形智慧世界的物质载体。“升腾的智慧”以红色、放射、裂变、升腾着的巨量“手稿”充满空间,如同升腾的蘑菇云直冲云霄,又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点亮苍穹。4015页“手稿”,喻示着钱学森从1955年回国到1966年首次成功进行“两弹结合”试验的4015个日夜;整体高度9.8米,寓意钱学森98年的辉煌人生。一个艺术化的形式语言作为钱学森一生的写照,为观众呈现出一个高度概括的序厅。

展厅的设计追求开放式的空间效果,展厅与公共空间相互融通,保持了统一的现代风格。展览是一个连续的空间艺术,设计时不应该只考虑局部本身的形式,更要注重两个空间单元间的视觉转换关系,每个部分的设计在统一的风格中寻找能烘托主题的形式效果,使形式感与内容主题完美结合。

圆厅部分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大空间、大尺度的优势,已经成为整个展览的高潮部分。另外,这里为了增加观众对钱学森在两弹结合中伟大贡献的了解,设计制作了巨幅影片与导弹实物相结合,为整个空间做了一套大型的视觉盛宴,使人物的历史贡献以震撼的效果演绎出来。观众被带入历史,在整个圆厅形成共鸣,久久不能散去。演播完成之后,同样大尺度的窗帘徐徐升起,明亮的自然光照进展厅,窗外车水马龙的都市胜景映入眼帘。此刻,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为今天祥和的生活,而感受到那一历史瞬间的伟大。观众沿圆厅坡道走到地下一层参观巨幅油画。不管是上面的视频还是下面的巨幅油画,都十分注重与建筑的结合关系。与建筑有机地咬合起来,成为建筑空间的视觉延伸。

钱学森科技前沿的代表性成果展示,理论性较强,甚至由于深奥普通观众会略感枯燥。因此,设计追求神秘性和趣味性的形式设计,让观众参观就像是一次科学探索之旅。增加探寻和破解奥秘的体验感,方案创意以“金石为开”的视觉形式作为展区构思。空间中几个“切开”的三角体块看上去犹如裂开的“金石”,科学之光从裂缝迸射出来。设计中新技术手段与空间形态相匹配,以大装置艺术的手法回避技术设备本身的视觉存在感,因为这里不是“科技产品的展示场”,尽量使影像与空间语言形成整体语言。观众置身抽象的展厅就像置身于一个抽象的科学世界一样。

立体的图片展示手法,将图片变成一种空间构成语言,穿插构成起来的厚重体块给人以“肩负重任、民族栋梁”的视觉感,与主题呼应。展厅上面是通过巨型图片以连续、递进的方式交代历史背景,下面对应历史背景具体展示内容。

钱学森从幼年的成长到晚年铸就学术高峰的人生过程,设计上强调“道”的概念,以线性空间来布局,分为上下两个空间部分,上面是一幅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生长卷,是一首生命之歌,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记忆和缅怀。长卷里汇聚着钱学森从幼年到晚年不断前进成长的点点滴滴。下面展墙展柜展示具体内容。“虚”与“实”结合,引领观众在记忆与现实平行推进的空间中参观展览,就像漫游钱学森的人生轨迹,领略大师的成才之道。最终打开一扇“智慧之门”,这是通往学术高峰的大门。穿过智慧之门来到书籍、书信、论文、手稿的展示区域。书海象征着钱学森那广阔无垠的智慧世界以及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

最后,当观众满怀深情要离开展厅的时候,一封穿越时空的信笺飘落在展厅中央,形式上与序厅首尾呼应。同样熟悉的稿纸、同样熟悉的笔迹,在动态地书写着那句话——“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稿纸伴随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生,也伴随着观众穿越了整个展览。这页稿纸上的内容最终将化作时代精神,指引着今天的人们——或许建设钱学森图书馆的另一个伟大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上一篇

第一页

下一篇>

博物馆问题的三大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