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厅
一个婉若现代主义风格的雕塑——“土方”矗立展 厅中央。被“切开”的视觉感受震撼性的将河姆渡遗址 独有的四个文化层展示出来。整个展示空间仿佛是一个
展示现代主义风格雕塑的展厅,而“雕塑”本身又是一 个被赋予考古学知识的科学模块。因此,我们说当找到 好的结合点时,艺术形式与科学内容就不再是一对矛盾 体,而是互为原由、相互依存的。“土方”这个简洁的 艺术语言在这里更象是一把打开远古之门的钥匙。为观 众开启了一扇远古之门。观众透过裂开的土层,寻着这 些文明的印痕,实现了一次对数千年前先民智慧的回望!
第一单元“沧海桑田”
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准确定位,再现出一个古老、 神秘、“伊甸园”般的美丽世界。为避免国内博物馆常 见的绘画表现手法带来的缺少时间感和距离感的弊端, 在这里我们借助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和色彩处理,将画 面内容处理成一个具有远古气息的环境氛围,昏黄的色 彩效果清楚的告诉观众,这不是今天的河姆渡,而是现代人对数千年前河姆渡自然环境的“记忆”。这一超越 现实的色彩处理就是要强化出时间的错位感。通过这, 我们可以看到,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设计)之间的紧密 关系。“形式设计”就是将纯艺术实用化的过程,变成 博物馆展示、传播的一个媒介和手段。
近距离参观方式的巨副油画,使观众一步一景看不 到边际,最终形成一个连续的画面感受,仿佛真的走进 了一个远古世界。
第二部分“日出而做”
单色雕塑的场景塑造、独特的色彩氛围、写意绘画的环境渲染这是博物馆场景复原前所未有的形式探索。 观众在走进这一展区之前就已经被这一强烈的视觉“磁 场”所吸引。 这里场景本身被视作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将先民生 产生活的诸多情景整体置于一个巨大的土块当中,抽象 的形态与具象的人物场景相咬合,单色雕塑的场景处理 手法,视觉化的传达出一个凝固的时代、乃至一个世界, 将“从一个巨大的土块中被挖掘出来”的设计理念。整 个场景结合独特的色彩环境处理和创造性的绘画方式。 创作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博物馆场景再现形式。强烈的 色彩环境和单色的雕塑相融合,使展厅塑造出了一个“依稀、混顿”空间氛围,一个个单色雕塑仿佛一个个先民 的影子历经千年栩栩如生。如诗如画、如画如歌,一部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在这里通过空间语言得到了艺 术化的再现和演绎。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写实与写意的结 合、具象与抽象的结合,通过驾御艺术自身的多种形式 塑造出了这个协调中又有对比的场景复原。另外,值得 一提的是我们采用了文物与场景对照展示的手法,将文 物与场景融合在一起,而场景通过空间位置的塑造和单 一色彩处理,真正使得场景成为文物的最好解读。生动、 艺术的场景始终处于文物的背景位置,但又不失场景的 恢弘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湖居人家”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印象河姆渡,第二部分是河姆渡 的宏观再现,那么这一单元就是展览的特写部分,重点 在于展示干栏建筑和陶器。展厅设计了一个干栏式结构 的 “展柜”和一个突出光影效果的陶阵。两个结合动态 视频的装置载体,将穿越千年岁月长河的文物如影如幻 的展示出来。很多人提出来干栏结构展柜为什么没有做 旧,我的回答是这个展柜目的在于体现结构线条,而不 是一个复原场景的概念。从展示功能上讲,避免展示手 段和展示文物视觉属性上的混淆。文物古旧的质感,因此, 这个侧重结构线条的展示道具就应该是现代感的,与文 物拉开距离。这里体现了展示设计中蕴藏的展示逻辑。 陶器的展示我们根据个体陶器观赏性差的特点,进 行组群展示,增加了展厅的空间气势和文物的整体观赏 性。借助特殊的照明方式将文物的影子投到背景上。一 排排文物,对应一排排似乎有着生命的影子。为文物罩 上了浩瀚的历史沧桑感,也调动了观众对文物的深度思考。文物与视频叠加展示的手法,集中体现了展示手法上的虚实关系处理。前面静止的文物和后面动态的视频, 二者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为博物馆这个空间与时间 的艺术命题作出了直观的诠释。
. 第四部分“心灵之声”
前面都是物质层面上的展示,这里将对整个展览进 行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展厅设计的比较虚幻和空灵。 我们根据视频影象艺术的特点,通过一个巨幅纱幕投影, 将虚幻、飘渺的影像呈现在展厅里。似有似无的虚幻影 像与展厅后面空灵的展示空间相叠加,观众甚至可以从 影像中穿行,穿梭于现实和虚幻之间,穿过虚幻的纱幕 影象,眼前豁然开朗,三个直通天地的玻璃展柜中展示 着三件重要文物,独特的展柜形式昭示着先民与天与地 沟通的心灵世界。简约至极的展示空间把关于先民精神 世界的思考更多的留给观众。这也正符合了“少就是多的” 艺术规律。远处“地缝”中展示不同的墓葬。整个展区 的效果,空灵且立体,实现了展览参观的立体化。 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双鸟朝阳。结束参观时,观众将 从这里离开展厅。这是一个将远古先民的智慧与现代艺 术的结合。拉近了不同时代文明的距离。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是一次完全打破常 规展览形式的尝试。更多的纯艺术规律被应用到了空间 构化当中。每一个单元空间都有独特的视觉感受。都仿 佛是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载体。